【嚴氏濟生方 水腫門 水腫論治】
水腫論治
水腫為病,皆由真陽怯少,勞傷脾胃,脾胃既寒,積寒化水。
蓋脾者土地,腎者水也。
腎能小便不利,外腎或腫,甚則肌肉崩潰,足脛流水,多致不救。
歧伯所謂:水有膚脹、鼓脹、腸覃、石瘕,種類不一,皆聚水所致。
夫水之始起也,目裹微腫,如臥蠶起之狀,頸脈動,喘時咳,陰股間寒,足脛腫,腹乃大,為水已成,以手按其腹,隨手而起,如裹水之狀,此其候也。
又有蠱脹,腹滿不腫;水脹,面目四肢俱腫。
治蠱以水藥,治水以蠱藥,非其治也。
治療之法,先實脾土,脾實則能舍水,土得其政,面色純黃,江河通流,腎水行矣,腫滿自消。
次溫腎水,骨髓堅固,氣血乃從。
極陰不能化水而成冰,中焦溫和,陰水泮流,然後腫滿自消而形自盛,骨肉相保,巨氣乃平。
然此病證不可治者有五(五證見巢氏病源),然水病最難治。
特須慎於口味,戒房勞謔戲,若不能戒此,愈而復病者多矣。
經云:治水之法,腰以上腫宜發汗,腰以下腫宜利小便,此至當之論。
然腫滿最慎於下,當辨其陰陽。
陰水為病,脈來沉遲,色多青白,不煩不渴,小便澀少而清,大腑多泄,此陰水也,則宜用溫暖之劑,如實脾散、復元丹是也;陽水為病,脈來沉數,色多黃赤,或煩或渴,小便赤澀,大腑多閉,此陽水也,則宜用清平之藥,如疏鑿飲子,鴨頭丸是也。
又有年少,血熱生瘡,變為腫滿,煩渴,小便少,此為熱腫。
素問所謂:結陽者腫四肢是也。
引用: http://jicheng.sabi.tw/jcw/book/ ... 4%9F%E6%96%B9/index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_dmarc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